黄欣伟:楼市该谈论的是“价性比”
2023-02-13 22:03:59 来源: 黄欣伟
在房地产乃至整个消费领域,有个被叫习惯甚至叫滥了的名词:性价比。
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叫的,特别是在那些囊中羞涩的消费者思维,或者在那些销售并不“傻子都能卖”的行业或时期。
(相关资料图)
但在今天,或符合或有必要来较一下真,“性价比”里藏着和楼市的说道。
一、 购房者动了买房的心思,第一反应是总价
到底是性价比,还是(今天要讨论的)“价性比”,这个话题之于楼市,前几年单边上扬时候是不适合讨论的,因为“再不买就又要涨价了”或者“再不买就买不到了”的形势所迫之下,哪有闲工夫来咬文嚼字?
只有到了今天的楼市里:
1、新房不是每个都日光了,有房票的购房者开始观望挑选了;
2、二手房不是房东一边倒地跳价,中介开始“帮着购房者做房东思想工作”了。
只有市场开始进入平衡或者无声博弈的当口,有些问题才有空讨论。
站在购房者立场,一旦动了买房的念想,其在脑部筛选的本能流程是什么?
当然是总价筛选第一性。
过往,有关于“购房者先考虑地段还是先考虑地铁”的争执,但是换位思考或者扪心自问,基于两个回避不了的背景众生相:
1、大多数购房者的购买力是有限的局促的;
2、一二线城市的房价,不是工资可以承受的。
所以,购房者进入购房行动的第一步,其实是——自己可以承受多少总价段的房子,之后才是进入“总价段可考虑”之上的地段、地铁、配套、环境、户型等等等等,那些调查显示“购房者先看品牌”的结果,调查本身是后天人造的,编都编得那么不逼真,可见编辑不是楼市的目标人群。
所以, 性价比的说法,从先后顺序的权重梳理上,基本可以被纠偏为:价性比。
之所以在不同楼市周期,购房者行为在“价”和“性”的前后上有所颠倒,不是购房者的思维被重装了,而是他们被迫改变了先后顺序!
二、 刚需购房,大都是且战且退的妥协
到某度上去查关于性价比的字面解释——“性价比是商品的性能值与价格值比,是反映物品的可买程度的一种量化的计量方式。性价比全称是性能价格比,是一个性能与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,具体公式:性价比=性能/价格。通常不会在同一性能基础上比较或比较的机会较少。性价比应该建立在你对产品性能要求的基础上,也就是说先满足性能要求,再谈价格是否合适,由于性价比是一个比例关系,它存在其适用范围和特殊性,不能一概而论”。
请注意其中那句“性价比应该建立在你对产品性能要求的基础上,也就是说先满足性能要求,再谈价格是否合适”,这至少证明了在某些消费领域,消费行为的触发和评价是建立在:性能认可之上的价格自评。
但是,在今天的房价大背景下,在一二线城市房价普遍价格体系之下,购房者还能“悠哉悠哉”地先对性能进行认可么?
答案,肯定是否定的。
关于旅游关于装修,今天供需双方矛盾连连见怪不怪之后只能一言蔽之:遗憾工作,那么买房呢?
作为过去20年里,只局部下调过三四次且每次周期不足半年的单边上扬市场中,买房之于买房者,何止是遗憾工程,简直是妥协工程!
那些涉世未深的善男信女们,在尚在买房局外时,哼着孙燕姿的歌词做理想主义陶醉状:“我要一所大房子,有很大的落地窗户,阳光洒在地板上,也温暖了我的被子”,只要进入熙熙攘攘的售楼处,或者在吃相世俗的房东傲慢面前,数字冰冷才是最好的退烧药和清醒剂!
判断一个购房者是否做好的准备,就去听听他(她)的购房愿景描述,那些张口闭口以“我要”为排比格式的,要么是富二代&要么从未进过售楼处。
只要那些以“我的预算是多少”开场,之后自己进行“买点筛选”的购房者,销售和中介才可以被认为——有接触的必要。
事实上,随着房价的一路上扬,购房者不仅和“顾客是上帝”毫无半点瓜葛,反过来也要学着产业链下游芸芸众生,叫一声甲方爸爸,因为买到就是胜利,那些叽叽歪歪在挑剔这个抱怨那个的,已经不符合一二线城市购房者的购房礼仪。
从最初的“我要”排比句→“地铁比地段重要”→“以后都会有的,相信上海发展”→“先上车再换车”,一个购房者在走向务实的路上。
写了这么多负能量,如果被质问有什么正向意义?那就是希望购房者认识到购房的残酷,但又不得不继续热爱购房的时候,可以快速整理情绪找到尽可能的思维路径。
三、 豪宅到底讲不讲性价比?
豪宅领域,有没有性价比的说法和讲究?
2008年,有个学长不容置疑:“豪宅,有什么性价比?所以讲什么性价比?!”
但时至今日,这种观点至少要被中庸被修复。
豪宅的性价比:有,也没有。
说有,就是“因为限价导致的部分豪宅新盘继续日光继续买不到”,其实完全可以理解也完全可以解释,在周边二手房动辄25万单价的地方,出来一个15万限价的新盘,此时不抢更待何时?
这个时候,品质重要么?
外立面重要么?
周边环境重要么?
再重申一个观点: 富人就算不差钱,但不代表富人不爱钱,“有便宜可占”面前,没有富人和穷人之差,只有人性可以一概而论。
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近期上海豪宅市场上,有点分化的苗头出现了:
一边是一些交付20年左右的“首代豪宅”,在二手市场上的价格折让在加大;
一边是偶尔也零星传来一些次新房豪宅,单价成交再创新高。
上述截然不同的“买家强势”和“卖家强势”看似矛盾,其实可以深入微观予以阐释:诸如世茂滨江花园等早期滨江豪宅,在【豪宅尚未有产品标准】的年代,房企和购房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,不同在于:前者可以通过“抄”来临摹出豪宅的样子,后者可以通过感性的喜欢或不喜欢来选择,当然也不排除部分购房者“住过豪宅”所以——心中有一杆秤,虽然它也不够精确。
随着2010年之后的上海楼市产品升级大潮,普通住宅不断固化产品标准而豪宅不断“软硬兼施”下功夫,那是一个十八般武艺抢客户的年代,对于豪宅从感受上、细节上、品质上、使用上的全面关怀,只是2016年限价一来,这股积极向上的风气戛然而止。
今天,豪宅的开发商和消费者经过同步成长也同步精进,所以出现了“购房者卖掉初代产品进行升级”的用脚投票,心中有了标准且口袋不差钱,所以部分豪宅次新房产品能够卖出“足以振奋市场的价格”也就不足为奇,虽然不足以以点概面地打鸡血宣告市场复苏!
到底是价格在前,还是性能在前?
所有正能量的说教,都抵不过负能量的现实。
价格在前不代表“唯价格论”当然也不代表“不追求品质”,价和性是一对变量关系始终要被结合起来看待。
和有钱没钱始终有关,只是关联的松紧度有周期,也因人而异。
[责任编辑:]
猜你喜欢
- (2023-02-13)黄欣伟:楼市该谈论的是“价性比”
- (2023-02-13)qq三国元神任务一共多少步 焦点热闻
- (2023-02-13)白酒蛤蜊_世界实时
- (2023-02-13)www 10qq com 环球快看
- (2023-02-13)2023南昌之星摩天轮情人节开放时间
- (2023-02-13)感谢老师的句子有哪些 谆谆教诲怎么解释?
- (2023-02-13)劳动相关的名言有哪些?什么是劳动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