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时大同湖,明代边墙堡_全球新动态
2023-04-19 09:23:23 来源: 行走山西
关于大同长城的历史,特别是长城保存的现状主要资料来源是《山西省长城资源调查报告》大同历史悠久,旧石器时代的大同盆地是一个面积达9000多平方公里的内陆湖——大同湖。约3万年前大同湖萎缩并逐渐消失了,随之桑干河流域形成,有人类在此傍水而居并繁衍生息。小长梁旧石器遗址、马圈沟遗址、许家窑遗址等的发现,证明桑干河流域是东方人类的“摇篮”和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。
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,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,地处大同盆地的西北边缘、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,跨桑干河支流御河两岸,又背靠蒙古高原,是蒙古通往晋冀鲁豫的咽喉要道,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,自古就是全晋之屏障、北方之门户,有“北方锁钥”之称。
(资料图片)
春秋时期,大同地区为北方游牧民族林胡、楼烦所居。据《史记·七十列传·匈奴列传》记载,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,于公元前300年,“北破林胡、楼烦。筑长城,自代并阴山下,至高阙为塞。而置云中、雁门、代郡。”大同属雁门郡被并入赵国版图,“边陲要地”大同的建制由此开始。
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在如今的大同境内设雁门郡、代郡。根据《史记》记载,公元前215年,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,并征集民众修筑长城,在大同十里河谷“筑城武周塞内,以备胡”。汉承秦制,先后在此置平城县、平顺县,仍隶属雁门郡。北魏王朝的开国皇帝拓跋珪于公元398年自盛乐迁都平城,大同成为当时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地区,一度兴盛繁荣。辽代重熙十三年(1044年)在此设大同府,作为王朝陪都,统二州七县。此后,大同地区一直是各朝力争的战略要地。
明朝洪武二年(1369年),明军北伐灭元,攻占大同。元顺帝北逃后依然对中原虎视眈眈,明王朝由此非常重视对北方长城防御体系的修筑,其修筑规模之大,是继秦汉之后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比拟的。明朝在大同地区进行的军事设施的修筑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,第一个时期是从洪武时期到正统时期,第二个时期主要是成化时期和弘治时期,第三个时期从嘉靖十八年开始,到万历朝前期。
洪武四年(1371年),明代大同都指挥使耿忠向朝廷奏请修筑大同城池,得到准许。《明太祖实录》洪武四年二月条目下记载:“忠又请以蔚、忻、崞三处民丁与军士协力修浚大同城堑。从之。”就是说,洪武四年起,耿忠就开始主持修筑大同城池了。《大同府志》卷二《城池堡附》中记载:“大同府城,洪武五年大将军徐达因旧土城南之半增筑。”洪武五年(1372),明朝对逃往北方草原的蒙古势力进行了第二次北伐,此战中大将军徐达兵败退至汉长城以南“敛兵守塞”,驻扎大同达半年以上,主持了大同城的修筑。此后,明朝在此地逐步增设卫所。到洪武三十一年,山西行都司内的卫所接近30个。永乐元年(1403年),大同开始称镇,设镇守为最高军事长官,节制各卫。此后由于明军与蒙古军在此地冲突不断,永乐年间修筑了大量的屯堡,到明正德朝时期(1506—1521),大同计有屯堡823座,其中多数为民屯。
真正可以称作明代长城的军事工程修筑始于成化九年,在延绥总督余子俊的主持下,修筑了东西长一千七百余里的“边墙”。此项工程到成化十年(1474)完工,东起清水营紫城寨,西至宁夏花马池营界牌止。共修筑边墙东西长一千七百七十里一百二十三步,守护壕墙崖寨八百一十九座,守护壕墙小墩七十八座,边墩一十五座。修筑工程之浩大,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。此后蒙古势力对延绥地区的掳掠减少,成化十八年(1482)六月,蒙古一部侵入延绥河西清水营等处,进入长城内的蒙古军队如同笼中困兽,被分割击败,明军大获全胜。《明宪宗实录》记载:“是役也,斩获最多。盖由尚书余子俊铲削边墙故也”。至此,修筑边墙(长城)开始成为明朝的一项国策。
嘉靖间年,蒙古吉囊、俺达两部兴起,成为明朝的劲敌。此时,大同镇的大边、二边“俱失守,弃为虏地”。大同镇城已经缺乏纵深防御,构筑新的防御体系迫在眉睫。嘉靖十八年,宏赐五堡与其北边的长城建成,大同镇城的防御得到加强。宏赐五堡后来便被称作“边墙五堡”或“内五堡”。嘉靖二十二年筑靖虏、破虏、灭虏、威虏、宁虏五堡,二十三年筑破胡、残胡、杀胡、威胡、败胡、阻胡、拒胡、灭胡和迎恩九堡。堡的北面同样修筑长城,由各堡驻守军士分段防守。嘉靖二十五年(1546),修筑了大同东路从阳和开山口起,至新平堡平远头之间的长城。嘉靖二十四年(1545)于宏赐五堡之北添设镇羌、助马、拒墙、拒门“塞外四堡”,与宏赐五堡形成内外二重防御之势。嘉靖二十五年增筑保安堡,嘉靖二十七年增筑得胜堡。嘉靖二十八年修筑了大同外边长城,该段长城呈“偃月形”,也被称为“大同外塞”。嘉靖三十六年(1557)冬至嘉靖三十七年(1558)夏,在右玉地区续修了牛心堡、云冈堡、云西堡、云阳堡、黄土堡、红土堡等9堡。至此,明朝大同镇中后期的大边长城和军堡群落基本形成,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长城防御体系。
大同的长城资源整体所跨的朝代较多,现存的主要是明代长城。大同镇作为当时的九边重镇之一,承担着拱卫京都的屏障作用,管辖着东起镇口台(今山西天镇东北),西至丫角山(今山西偏关东北)的长城防御区。明长城分外长城和内长城,如今的大同市居于内外长城之间,主要有城区、南郊区长城,东部与大同县、南部与怀仁市、西部与左云县、北部与新荣区相接,行政区划线大部分以长城为界。
大同的长城资源具体分布于天镇县、阳高县、新荣区、左云县、浑源县、灵丘县、广灵县7个县区,基本走向为:从元墩向西,经镇川口,抵达宏赐堡,然后分为两条线。第一条线为主体部分长城,从宏赐堡向北,经河东窑、饮马河,而后向西至镇羌堡;再由镇羌堡经拒墙口、据门口、助马口,至十三边;由十三边向南,至砖楼沟继续向南,出大同后进入左云县地界。第二条线由宏赐堡向西,经新荣、破鲁堡,至吴施窑村进入左云县地界。
根据《中国长城保护规划·山西省长城保护规划(2020-2040)》,位于大同市行政区划内的长城资源共计1869处,其中长城墙体302段,总长493.217千米,关堡120座,单体建筑1447座,相关遗存10处。其中,汉长城32段、北魏长城5段、北齐长城56段,长150.05千米;明长城209段,长343.167千米。
长城建筑多因地取材,由元墩-镇川口-宏赐堡段的长城,皆由黄土夯筑而成,墙体十分坚固,人为破坏的部分较少,至今保存较为完好,城墙高5米以上,是大同市内明长城较为突出的地段。登上古城墙俯瞰崇山峻岭,一览内外堡墩烽堠,是为边塞旅游的绝佳地段之一。宏赐堡向北至镇羌堡段的长城,基本沿饮马河东岸一线,自然毁坏坍塌的情况较为严重,中间形成了许多距离较长的缺口。横跨饮马河的长城建筑,由于常年被河水冲刷,至今已完全消失,无遗迹存留。镇羌堡的长城多为砖包长城,如今许多堡砖也因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及人为原因而遭部分破坏。得胜堡是大同镇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隘,起初也由黄土夯筑而成,万历二年在土筑外面用长城砖包起来,形成砖包长城。
作者系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,河北地质大学长城研究院院长,燕山大学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、教授,《中国长城志》总主编
来源:大同长城文旅
原标题:万里走长城之山西行 | 大同市长城的昨日和明天(节选)
标签:
[责任编辑:]
猜你喜欢
- (2023-04-19)古时大同湖,明代边墙堡_全球新动态
- (2023-04-19)每日精选:队记:西蒙斯恢复进展良好 不太可能需要进行第二次背部手术
- (2023-04-19)山西襄垣发现金代壁画墓 系多代人分室合葬
- (2023-04-19)每日视点!2599元 尼康发布Z卡口电动变焦镜头:广角也能拍特写
- (2023-04-19)提早十年知晓!新研究打开提前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的大门 天天热点
- (2023-04-19)环球关注:金正恩视察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
- (2023-04-19)【世界独家】Spring Cloud Task 任务开发-实现任务处理逻辑(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