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场电影何以和“厌童”扯上关系

2023-07-31 16:25:56 来源: 大众日报


(资料图)

原标题:看场电影何以和“厌童”扯上关系

这两天,动画电影《长安三万里》火了。随之,“该不该让孩子在影院跟着电影背唐诗”这一话题也冲上了热搜,以至于有网络大V指出,这是一种“厌童症”情绪的蔓延和对抗……

看场电影何以和“厌童”扯上关系?

笔者前几日也去影院看了《长安三万里》。正值暑期,影院里绝大多数观众都是亲子组合,且小观众的年龄看上去以5—12岁居多。从实际体验来看,并没有出现孩子们边看电影边大声吟诵诗歌的现象。或许笔者碰巧赶上安静的一场。这种安静很容易理解。一方面,影片足够精彩,故事活泼生动、画面精致,吸引了小观众。另一方面,电影并非是诗词的简单排列,除了《将进酒》外,少有大段直接呈现,每每有传世诗句闪现,与剧情都结合得恰如其分,小朋友就是想随声附和,恐怕也难跟上节奏。影片尾声,确有孩子走动、大声说话,但仍算个例。所以,从个人角度来看,由观影背诗就导致“厌童”,似乎有些夸大其词。

其实,人们“厌”的绝不是孩童,而是公共场所的种种不文明行为。遵守文明规则,是每一位公民的日常行为准则。人人都应当时刻注意自我言行举止,特别是在公共场合,最基本的要求便是不出格、不犯规。谁出格了、犯规了,得到善意的提醒、劝阻和有效的引导,都是合情合理的。生活中、互联网上,见到插队、占座、横穿马路、在文物上乱涂乱画等各种不文明现象,大家都会质疑、鄙视,这就说明,公众心中这把文明的尺子,是一量到底的。

相比所谓“厌童”,人们更加“厌”的是“熊孩子”家长的肆意放纵。近期相关热点事件层出不穷,不少案例都是因为家长的纵容导致矛盾升级。以一句“孩子还小”为由,就对子女不加约束,反对他人的提醒恶语相向,无疑加剧了外界群体的排斥心理。

与其制造所谓“厌童”网络议题,倒不如讨论如何消解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矛盾。首先,仍要强调全民文明意识的进一步提升。在讲文明、守秩序这件事上,没有区别对待,不搞特殊,应该被公认。其次,一种过度放养式的“家长文化”需要继续纠偏,孩子的成长要合理适度“容错”,但更得懂得及时道歉、合理补救并避免再犯。倘若只会逃避、狡辩、指摘别人,于问题解决无益,甚至可能引起矛盾的扩大化。

对公众而言,当然还要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儿童的天性。一些场所、场馆的管理方、运营方,也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探索,完善好制度约束和价值引导,并进行到位的秩序维护。与此同时,也可以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,有更为精心和人性化的设计。比如,演艺场所增设儿童专场、亲子专场,公共场所设立儿童专享游乐区,均辅以更吸引孩子们的有趣设计、特色活动和贴心服务,就不失为一个良策。(泉子 奕璇)

标签:

[责任编辑:]

最近更新